浓缩的理财记忆:百姓理财在金融变迁中走向多元

2019年06月20日 07:52 来源: 金融时报

一张不大的纸张上印着“中国人民银行整存整取储蓄存款单”,金额处手写着“伍圆”,定存期限一年,日期是1956年11月12日。家住北京大栅栏的姚玉凤老人回忆起上世纪50年代的情景,有些动情,她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这就是当年她和爱人的全部积蓄。

姚玉凤老人今年86岁,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几代人一直住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上世纪50年代,她和爱人都在北京一家电子管厂上班,每月工资加起来不到40块钱,一家5口人都指着这些钱过日子。

“那时候买任何一样东西都要算计,基本上一到月底钱包里剩不下几毛钱。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月光族’。”姚玉凤回忆道。

“如今生活大不一样了,我现在手里有10万元银行理财,5万元基金,5万元保险,今年初我还用银行的智能投顾选了2万元的理财产品呢。”姚玉凤今年63岁的女儿陈国英笑着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从一张存款单到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见证的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居民家庭财富的巨大变迁。70年来,居民财富收入日益丰盈,不仅“钱生钱”之道从单一走向多元,投资理财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居民的理财需求催生了更专业、更多元的金融生态和金融服务,银行本外币理财、基金、信托、贵金属投资等理财产品丰富着百姓的理财选择,也折射出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壮大与繁荣。

人均存款1.6元和空白的理财观念

“刚上班那会儿,我跟老伴的工资都不高,每个月除了日常开销基本剩不下什么钱,那时普通人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姚玉凤说。

姚玉凤一家就是那个时代普通中国家庭的缩影,没钱可存成为建国初期人们的普遍记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49年,我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00元,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为44元;1952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亿元,平均到每人只有1.6元。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我国进入商品严重短缺时代,商品短缺、凭票购买是当时的特色。那时老百姓的理财观念,就是凭票按时按量地买到那点少得可怜的吃穿用品。“副食品、粮布票,它比生命还重要;半斤肉,二两油,一穷二白却不知愁”就是那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1963年出生的中学教师谢斌说:“提起当时的家庭财产,最宝贵的就是各种‘票’,粮票、布票、自行车票……人们对‘财富’的概念基本上是个空白,艰苦朴素是至上的美德。”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的日子渐渐好过起来,一些人开始有了“存钱”的意识。统计显示,1978年,全国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上升到21元,在今天看来,这依旧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百姓参与储蓄存款的热情开始被点燃。不过40多年前,银行业务范围还处于极度单一的状态。

“那时的银行只有一家,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老百姓的存取款业务都要到央行下属的分支银行办理。”谈起40年前的银行,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多年的老员工秦建明颇有感触地说,“当时银行只能存钱、汇款,特殊时期代卖国库券,一天也没几笔业务,普通人一年到头去银行的次数不过一两回。理财是啥,没人知道。”

“银行员工当时办理业务都用算盘,存折上的存取款数字还要手写,那时也没有运钞车,由专门人员用大口袋装上钱送到总行。” 秦建明回忆道。

“能挣会花”和“储蓄为王”

“三轮车,一杆秤,跟着小平闹革命;十亿人,八亿商,做梦都想奔小康。”姚玉凤用这句谚语概括了上世纪80年代的理财现象。

改革开放以后,百姓正式告别物资短缺的年代,理财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勤俭节约固然重要,‘能挣会花’才是潮流,上世纪70年代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三大件也成功让位于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各种家用电器。”姚玉凤说。

彼时,姚玉凤和爱人所在的工厂生产好几种全国紧俏的商品,效益很好,几个儿女的工作也不错,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跟姚玉凤一家一样,全国亿万个家庭,也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从1978年到198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上升到1181元,翻了3倍多,而居民存款总额也从210.6亿元直线飙升至3801.5亿元,足足翻了18倍。

从1979年起,国家开始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此后的5年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组建。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办理针对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业务,成为专门从事金融管理、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

当时,银行的存款利息较高,一年期存款利息高达6%,5年期品种利息为6.9%,8年期利息更是达到8.7%,存钱收益相当可观,对于手头逐渐活泛的老百姓来说,存钱拿利息成为当时的主要理财方式。

除了在银行存钱这种理财方式外,从1982年开始,姚玉凤和爱人经常在领工资的时候,收到一种叫做国库券的东西。这种花花绿绿的纸,长得像人民币,却不能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

“那时我和爱人每个月会攒下来十几二十元钱。因为每个单位都成立了储金会,每个月从员工工资中扣下一部分钱,谁家突然出现短期的资金紧缺,可以借回去应急,剩下的资金由单位统一存入银行,到年底时再还本付息。此外,国库券发行时,单位会主动承担一定的认购额度,然后直接从员工工资中扣钱统一购买。”姚玉凤说。

从刚开始“买的越多越爱国”,到后来单位强制摊派购买,百姓对这种不能进入市场流通、利息不能短期兑现的有价证券可谓又爱又恨。

“寅吃卯粮”和“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居民的理财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被许多人接受,百姓的消费和投资热情高涨。与此同时,由于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社会贫富差距也开始拉大。

今年53岁的私企老板李鸣至今仍记得,1993年,他拿着亲戚朋友东拼西凑来的4000元开始炒股时那种破釜沉舟的心情。不过很快,他就赚了500元钱。之后的几年,李鸣又赚了几万元,并且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子。

在这期间,基金的诞生,让李鸣的理财工具箱再次扩容。1998年3月,国泰基金和南方基金先后在上海和深圳成立,随后便发行了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两只封闭式基金,成为行业的里程碑。2001年,华安基金发行了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产品华安创新。

与父辈的省吃俭用相比,姚玉凤的女儿陈国英可谓深谙理财之道。“我不会再像父辈人那样把钱存起来单纯地拿利息,我赚到的钱会买一些股票、基金,还有一套房出租可以赚房租。”陈国英说。

由于投资工具的便捷和财富效应的吸引,全国人民的财富观大为刷新,和李鸣、陈国英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银行存款取出,通过证券开户、公募基金、信托理财、私募基金等渠道,跑步进入投资理财市场。

在女儿的影响下,如今姚玉凤也渐渐懂得了“投资”的意义,她说自己偶尔也会去银行买两三万元的基金。“过去没啥概念,只知道存到银行吃利息,现在发觉还有比存银行吃利息更能挣钱的方式,用时髦的话说就是‘钱生钱’。”姚玉凤笑着说。

“先规划后理财”和回归理性

百姓金融需求的不断增加,为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近年来,银行业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服务创新为着力点,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

“商业银行已由原来只办理存贷款、结算业务到现在已发展成为具有各类理财业务、投行业务、托管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财务顾问、贵金属业务等齐全的金融超市,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服务产品有了极大的丰富。”业内专家表示。

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走入大众视野是在2004年,彼时光大银行推出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此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模经历了高速增长,产品资金余额从2007年年末的0.53万亿元扩张到2017年年末的29.54万亿元,再到如今资管新规实施后的规模调整和理性发展。

下一步,银行理财产品的形态将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逐步转化,打破刚性兑付,要求“卖者有责,买者自负”。

“现在,老百姓已经平静地接受了‘理财不等于永远赚钱’,目前的理财观念就是先规划后理财,注重长期投资价值。”陈国英说。

不但投资者需要有新的理念,商业银行作为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也在估值系统、营销体系、产品设计及客户梳理等多方面推出新举措。在业务转型的同时,已有多家银行相继宣布设立理财子公司,快马加鞭地组建资管投研团队,打造资产管理专业能力。

早在2000多年前,司马迁就在《史记·货殖列传》中阐释了理财的最高要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流传千年的古老智慧告诉人们,适当的逐利是驱使我们成功的动力,而把握度的关键则在于理性判断与果断决定。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管理需求,选择风险等级和产品周期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需求的产品,保持理性的投资心态,对资金做出合理规划。”理财专家说。

可以预见,随着理财业务的转型发展,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专业化、技术化等核心竞争力的塑造,根据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建立起不同层次的客户服务体系,也将会有更丰富的理财产品走近普通百姓。

未来,百姓的理财故事将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