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规范企业购房打击空壳公司炒房

2018年07月04日 10:08来源:中国证券报

7月2日晚,上海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规范企业购买商品住房的暂行规定》(简称《规定》),进一步规范企业购买商品房行为,成为继西安、杭州、长沙等发布此类政策之后的又一重点地区。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调控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炒房客注册公司购买房产的行为,这类公司多数体量小,名下只有房产,以股权交易的方式转让公司,变相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供不应求的假象。

打击空壳公司炒房

《规定》要求,自7月3日起,企业购买商品住房必须同时满足设立年限已满5年,在本市累计缴纳税款金额已达100万人民币,职工人数10名以上且按照规定在该企业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满5年等条件(已缴纳税款金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除外)。同时,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年限从“满3年”提高至“满5年”。

诸葛找房首席分析师陈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上述调控思路与限购一致,均为抑制炒作需求。需求端方面,入市门槛被抬高,部分购买资格被搁置,整体需求量下降。供给端方面,再次上市交易时间延长,部分房源不能上市成为有效供应,二手市场供应减少。

除上海外,6月底以来,西安、杭州、长沙等多个地区相继发布限制企事业单位购房政策。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相比个人,以企业名义购房,持有期需要缴纳房地产税,出让环节也要缴纳更高的税费。但在限售期内,以股权交易的方式买卖,而不过户,就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吸引了不少投机客。

“由于存在很多注册新公司炒作房产的行为,空壳公司购买房产后,房产变为此类企业唯一的资产,就能够以股权交易的形式转让公司,减少部分交易税费,使得企业购房成为投机行为。上述政策的发布,无疑会起到抑制作用。”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转战三四线城市

面对日益趋紧的调控环境,房地产开发商采取向环中心地区转移的政策,不少房企向三、四线城市下沉。这种现象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也较为明显:受土地出让减少,楼盘限价,调控趋严等因素影响,2018年以来,上海楼市供求整体下滑,环沪地区成为不少房企争相布局的焦点。

平安证券研报显示,房地产企业在环沪地区的布局中,苏州与嘉兴较为突出,因为两者距离上海通勤时间最短,可以切实满足“双城生活”人群需求。此外,苏州本身经济实力较强,城市本身对人口流入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嘉兴在购房成本和限购政策上均具相对优势。

企事业单位购房人群,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不具备资质的购房者通过注册空壳公司,达到炒房目的,形成供不应求的假象;第二,企事业单位购买后,当作投资性房地产,投资使用,在上市公司中较为常见;第三,企事业单位正常需求。

业内人士称,上述调控政策,对第一类影响较大。针对第二类购房者,与第一类相比,投机性质略小,无法进行股权交易。但是,房价上涨可以起到增厚业绩的作用。(记者 董添)

(责任编辑:王婉莹)

百余“调控令”,难抑楼市“火焰山”?

2018年07月13日 14:46来源:半月谈

年初以来,多地楼市升温,“凌晨排队” “冒雨验资” “万人摇号” “库存告急”等疯狂的购房现象再度登临各大门户网站新闻首页,“一房难求”的非普遍现象让供需紧张情绪持续蔓延。从海南自贸港到辽宁丹东,从粤港澳大湾区到杭州、成都、西安,房地产投资客络绎不绝,忙碌打探楼市 “商机”。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全国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超过180次,累计73个城市进行了调控,出台了135条限购政策,176条限贷政策,51个城市及海南全省实行了限售。从调控效果看,房价波动趋缓,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渐显。但另一方面,非调控热点城市却不断加入本轮涨价大军。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楼市对频繁调控已产生抗体,短期行政性调控作用正在减弱。

频繁调控难抵楼市热情

今年以来,在一线城市房价受抑制的同时,部分二三四线城市却在“轮番上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1个,涨幅最高的丹东达到5.3%。

在此情况下,各地房地产调控全面升级。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仅5月份即有超过40个城市发布50次调控政策。 “当前,房地产调控已明显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全面铺开。”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介绍,5月份发布调控政策的城市主要是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二三四线城市。

限购、限贷、限售仍是各地祭出的高招。如成都要求提高非户籍购房家庭缴纳社保年限,并规定新购住房3年限售;太原对户籍、非户籍家庭实行差别化限购政策,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并扩大限售范围;丹东提高非户籍居民贷款首付比例,并要求新房5年限售。

此外,多地还加强价格管理和市场监管。威海、聊城规定新房3个月内不得涨价;武汉、江门、佛山、海南、赣州等地先后出台监管措施。

半月谈记者暗访了解到,天津市南开区、西青区一些二手房中介称,在收取数万元“好处费”后,可为不具有购房资格的外地购房者伪造手续,办理购房资质。6月5日,天津市发布通知,要求加强购房人购房资格审查,对不符合调控政策规定者,不予办理相关购房手续。

警惕购房乱象扰动购房预期

在房地产调控持续的背景下,种种非理性迹象依然不断涌现。买房人不挑户型、不选楼层,新房一上市即被“秒杀”;杭州一位98岁高龄老奶奶坐着轮椅参与摇号;长沙刚需房12岁孩子中签……市场之疯狂可见一斑。

比市场更疯狂的,是人们的预期。今年4月下旬,南京桥北板块的明发滨江新城小区发布《告明发业主同志意见书》,要求从今年5月1日起,2077户业主的二手房报价往上提升7000元~10000元/㎡不等。

种种房地产乱象,让本已渐稳的市场再度蠢蠢欲动。同时,频现的“人才新政”“摇号买房”等现象更明显地刺激了市场神经。今年以来,南昌、呼和浩特、山东、海南、新余、漳平、天津、西安、四川、郑州、温州等地先后出台吸引人才政策,一些省市还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补贴力度。“人才新政”引来的却是“炒房客”。张大伟表示,西安4月份房价环比上涨1.6%,与宽松的人才引进政策有很大关系。

“人才新政”变相降低了限购门槛,使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更为紧张,并带来上涨预期。如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计划后就迅速引发“买房潮”。天津市民李先生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看好的一套价值240万元的二手房,在“海河英才”计划公布后“坐地起价”,一天就涨了10万。

除此之外,因行政性限价形成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购买新房者可获得巨额利差,更让投机人群看到了“价值”。目前,已有南京、上海、长沙、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和深圳等多个城市实施“摇号购房”政策,一些摇号楼盘甚至出现“抢房大战”现象。

张大伟认为,“摇号买房”让购房者产生“买到即是赚到”的投机心理,购房者不减反增。“几万人排队抢几百套房”的现象几经炒作,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投机情绪。

遏制投机,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有人说,如果一二线楼市在10年间见证了中国房价从底层到登顶的过程,那么如今却有更多的城市在更短的时间内见证了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爆发的猛烈程度。

按照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发布的《2018年城镇家庭资产指数一季度报告》,2018年一季度城镇新购房中,仅有30.8%为首套房,而第二套房及第三套房占比高达69.2%。

近10年来,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让房企与投机者赚得盆钵满溢,这也是各种乱象频现的主要原因。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快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遏制投机高额获利。

此前深圳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未来保障类住房比例将不低于60%,并将严格控制大户型高档商品住房用地,同时在新出让居住用地中提高“只租不售”用地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安居型商品房,深圳将实行一定年限内的封闭流转,购房人在产权封闭期内可以转让给其他符合条件的购房对象或由政府回购。若购房人自购房之日起累计在深缴纳社保满15年,或满60周岁且购房满10年,则可以申请向政府缴纳一定比例增值收益后取得完全产权。

张大伟表示,深圳安居型商品房,将有效降低政府的保障成本,降低购买住房的门槛,满足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多层次住房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从购买到出售形成闭环,有效压缩牟利空间,降低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打击投机行为,影响短期获利的可能性,促使住房向居住属性回归。(记者 邓中豪 郑钧天)

(责任编辑:王婉莹)

租购房同权:通往住房市场长效机制之门

2017年08月28日 07:46来源:经济参考报

租购房同权:通往住房市场长效机制之门

继广州提出租购同权之后,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等八部门联合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公租房可落户、符合条件租住私房也可入学等新政策,向租购房同权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租购同权是通往住房市场长效机制之门。没有租购同权,就不会有租房市场的大发展。租房市场不发展,房地产泡沫就容易越吹越大,并强行将更多本来无须买房的人卷入其中。租购房同权有利于平抑房价。租购房同权后,人们不用再为了子女入学而被迫追高购房。这有利于消解房地产泡沫,促使房价回归理性。租购同权后,租房结婚或供子女入学都是非常可行的选择。租房可以低成本地满足过渡性住房需求,进而将节省的资金用于创业、投资、消费等,既有利于个人事业提升,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从个人还是社会角度,这都是可取的。当然,如果个人财力允许,买房可以提高居住品质,还能通过资产增值分享经济发展红利。

租购房同权不会引发房租暴涨。租购房同权只是消除了购房入名校的特权,并不是说租房就能进入名校。除了在片区实际居住外,要进入名校,还需要满足其他附带条件或通过其他筛选机制。所以租购房同权后,房租不会因此上涨。从经济学角度看,决定房租的是住房附属权益的“级差”,而不是住房附属权益的多寡。当然,最终实际效果还要取决于制度设计。如果制度设计者本身缺乏平等意识,比如奇葩规定租房入学一定要房东签字证明等,租房入学的成本或将因此增加。

租购同权可使多方受益。从法理上看,租户是代理房东行使权利。租购不同权,损害的不光是租户的合法权益,还有房东的权益。租购房同权的最大受益者,不是子女打算上名校的家庭,而是租房上普校的家庭。租购房同权后,这部分人虽然买不起房,但子女仍可以随父母在就业地租房入学,从而避免了“留守儿童”等人伦危机。租购同权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契合社会公平正义。

租购同权不能用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名校是客观存在的,但将名校入学资格与购房绑定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就近入学不能变形为“就近购房入学”或“购房择校”。基础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最终应由教育部门设法公开公平解决。家庭资产多寡、生源素质高低等都不应当作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标准。住房市场既没有办法、也不应当替教育部门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锅”住房市场不应当再背下去。

租购同权不会消除学区房,但会改变学区房市场格局。古代就有孟母择邻的典故。社会分化加大是学区房存在与发展的大背景。由于社会分化的客观性,租购同权并没有办法消除学区房的存在。但租购同权会大大降低住房市场扭曲程度,从而改变学区房的格局结构。“老、破、小”等居住功能极差的学区房可能会大贬值,地下室、过道、厕所等曾具备学区房功能的不动产将失去流动性,部分被恶炒的热门学区房将面临洗牌。

商品房业主和公租房住户之间不应存在“住房鄙视链”。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保障房间接由商品房业主出资建设,配建保障房的成本,最终要加入商品房价格中,并成为商品房业主高价购房的原因之一。从经济科学角度看,无论采取配建还是政府直接建设的形式,保障房建设资金的根本来源都是财政补贴。政府在拍卖土地时,如果要求配建保障房,地价就会因此而打折扣,这个土地收益折让就是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间接补助。在城市化大背景下,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决定了商品房的高房价。就算不配建保障房,商品房价也并不会因此而降低分毫。无论在法理还是情理上,双方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公租房住户承租的是政府住房,从经济上也并没有占商品房业主的“便宜”。这类“住房鄙视链”是非理性的。当然,如果通过骗购或骗租的形式获得保障房,那是另一个问题。(□邹琳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婉莹)

热点城市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倒挂 购房摇号政策出台力保刚需

2018年04月16日 07:55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杜雨萌

继2017年南京、上海、长沙、成都四个城市出台购房摇号政策后,今年西安、成都也开始实行购房摇号政策,并对刚需客群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

“摇号与限购、限贷、限价等措施,正逐渐成为热点地区楼市调控的标配。摇号买房蔓延至热点城市,或寓意新一轮楼市调控来临。”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凡摇号,均意味着稀缺、供不应求,可问题是,当前热点地区楼市量价回调趋势已经确立,在楼市氛围不好的情况下,缘何再次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对此,李宇嘉解释称,主要原因在于新房、二手房价格出现“倒挂”。“环比不增长、逐步有回落”这是近期新房定价的原则。由此,新房价格与不受管制、交易成本高(税费占房价的6%-10%)的二手房价格出现“倒挂”。热点城市新房价格普遍低于同区域二手房价15%-30%,在巨大的显性溢价空间显现下,需求爆棚也在情理之中。

以杭州为例,该地自去年以来,其新房市场基本长期处于卖方市场,新房价格与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在盈丰路站附近,记者从某房产中介APP上查寻的价格得知,该地二手房单价有的甚至已经达到每平米5万元,远高于新房价格。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杭州出台购房摇号政策力保刚需的原因。

而除了价格“倒挂”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摇号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还包括这些城市特别是被限价的预售房源供需紧张。而部分开发商不仅仅拒绝公积金贷款,甚至要求购房者全款支付,在这种情况下,刚需购房者的买房难度无疑进一步加大。

张大伟表示,虽然购房摇号政策的出台的确会增加刚需购房者买到房的可能性,但这一政策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和二手房价格倒挂的新房价格相比,开启摇号后,还有可能会增加非理性购房者的排队数量。

对于未来的政策走向,张大伟预计,摇号政策将会全面执行,目前全国特别是一线、二线城市新建商品房市场,都有限价现象,房源在限价下供需结构紧张。倾斜刚需将是未来的主流政策。

(责任编辑:王惠绵)

网贷平台良性退出应有“规”可循

2019年06月28日 14:23 来源: 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位于深圳福田区一个网贷平台的出借人通过一项线上投票系统,顺利表决通过了包括退出流程、监委会成员选举等在内的相关办法。据了解,该网贷平台接下来还将组织监委会对平台提出的良性清退方案进行协商,并拟在协商完成后再次使用投票系统对方案进行表决。

在该网贷平台退出市场的过程中,线上投票系统的搭建让数量庞大、分布于各地,且诉求不一的出借人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顺利推进网贷平台良性退出。

事实上,随着去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的下发,以及监管部门合规检查的推进,网贷行业也加速进入出清阶段,网贷平台退出市场的事件时有发生。

根据网贷天眼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尚在运营的网贷平台有2146家。但截至2019年5月31日,我国仍在运营的网贷平台已减少至1127家。不到一年的时间,网贷平台数量就缩减了47%。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有些网贷平台并不是良性退出,而是以法人跑路的方式收场,这不仅让出借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良性退出可以看作是出借人与网贷平台“好聚好散”的保证,结合过往经验,促进网贷平台实现良性退出可以从三方面做到有“规”可循。

首先,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牵头定规则。文章开头提到的线上投票系统正是在深圳市、区两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推动下,由深圳互金协会联合微众银行共同搭建的。行业协会一方面要求表决规则为“三分之二+双过半原则”,另一方面,在投票系统中引入了人脸识别、区块链、线上存证、机器人语音外呼技术。其中,人脸识别可以防止他人伪冒投票,区块链系统存证技术则保证每笔投票结果无法篡改。可以说,投票系统提供了公平、公开、透明的投票表决环境,维护了出借人、网贷平台和其他网贷业务参与人的不同诉求及合法权益。

其次,网贷平台要主动守规矩。网贷平台良性退出的前提是不涉及非法集资、诈骗。若在日常经营中就存在触犯法律法规的逾矩之举,想要良性退出可谓天方夜谭。除了违法违规平台,其它网贷平台要良性退出就需要有序清理债权债务关系,包括通过兼并、重组、转让等方式实现无风险良性退出。针对不良资产,积极推动不良资产的处置,应主动加强与第三方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公司合作,将不良资产整合打包出售给第三方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公司,从而最大限度回收资金填补不良资产漏洞。

最后,出借人理性规范谋诉求。一旦遇到网贷平台在合法的情况下经营不善、面临提现困难等情况,要第一时间寻求当地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帮助。同时,出借人还须保持冷静,顾全大局,采取合法合规的方式表达诉求,切忌使用超出法律允许范围外的方式催收出借资金,进而导致矛盾激化,出现网贷平台恶性退出事件。

我们认为,推进网贷平台良性退出不单单是某一方的事,只有发挥多方合力,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牵头定规则,平台主动守规矩,出借人规范谋诉求,才能让良性退出有“规”可循,保证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责任编辑:蒋柠潞)

乱象频生 如何破解预付卡困局

2019年06月29日 14:57 来源: 天津日报

原标题:如何破解预付卡困局

洗车卡、健身卡、餐饮卡、美容美发卡……预付卡在给消费者带来优惠与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种种乱象。“浩沙健身陷入闭店漩涡”“金钱豹倒闭会员卡无法退”等一系列事件,均造成较大社会影响。近日,本报新闻热线23602777连续接到多名读者反映,自己办理的预付卡遭遇到霸王条款或者商家跑路情况,但不知该如何维权。

预付消费 满是套路

■ 案例1

读者梁女士反映,自己十年前在河西区富裕广场小区一家美发店办理美发卡一张,商家说存的多折扣就大,除了美发项目还可做美容项目,全家人都可凭卡消费。“就在家门口,消费也方便,又是知名连锁店,于是办了张万元卡,能打五折。店里的美容项目没多久取消了,只能美发了,由于卡里存的钱多,这么多年也没用完。今年年初再去,发现店名改了,问店里负责人,说原卡不能退费可继续使用,但需要充值才可激活使用。”

■ 案例2

读者徐先生反映,2018年9月,自己在南开区某健身会所办理面值3000元健身卡一张,卖卡人员说未来不想继续使用的话可帮忙转卖。由于工作原因,徐先生在2019年被调往外地,于是向该健身会所提出退卡。该会所负责人以合同规定为由,表示健身卡能转不能退,他们可以帮助找人转让,但需要扣一半费用。

■ 案例3

读者张女士反映,2018年6月,她在南开区某美学馆给孩子报名绘画课,花费6399元办了教学卡,共90次,前几天再去上课时,美学馆大门紧锁,人去楼空,截至目前还剩余65次课没上完。据悉,该美学馆在河北区、河东区都有分店,同样处于人去店空的窘况。

三个案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预付式消费在后期消费中遇到难题。预付式消费,对于消费者,使用方便、享受折扣;对于商家,稳定用户、扩大融资,是一张“双赢卡”。然而现实中,预付卡几乎成“吐槽卡”代名词,办卡时春风拂面,退卡时百般刁难。

根据天津市消费者协会2018年数据统计,各级消协组织共接到预付式消费类投诉268件,问题主要集中在:经营者经营不善“跑路”、变更服务地址或预付卡过期余额不退、使用限制不明示、违反合同约定等方面。我市消费者协会因此发布了2019年第2号消费警示:“预付卡消费需谨慎”。

消费者 ──

预付有风险 找谁去维权

遇到预付式消费的霸王条款,消费者一头雾水不知如何维权。像案例2中的徐先生,找到健身俱乐部理论半天,对方就是不认账。“3000元的卡,还没用过,扣一半再转让,太霸道了。”而案例3的张女士更不知找谁,由于经营人跑路,甚至找不到维权对象,“6000多元,打了水漂。”

预付卡消费目前在服务行业十分普遍。然而,对经营人的资格、行为规范、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监管、法律责任都没有具体规定。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大多只能通过拨打“12315”消费投诉举报热线维权。“我市举报投诉现由‘88908890’便民热线统一负责,像梁女士、徐先生和张女士他们遇到的消费问题,可以直接拨打便民热线投诉,会有相关部门处理。”市消协投诉部主任陈云奎告诉记者。

据了解,徐先生所遇情况,市场监管部门已做行政调解,当事双方协商解决。张女士的情况复杂一些,消费者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公安机关不认为构成诈骗,再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针对预付卡消费维权问题,我市臻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宇认为,“按照新《消法》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与消费者明确约定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和方式等内容。未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按照消费者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利息。对退款无约定的,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计算方式折算退款金额。商家关门停业导致预付卡不能使用,属经营违约,消费者有权维护自身权益。在‘消协’调解后,不能达到消费者预期情况下,可选择走司法诉讼程序。”

陈云奎告诉记者,“预付费消费方式,可以让商家与消费者双方得利。可是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等,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一方。因此,在预付费消费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第一,理性办卡充值。根据自身需要,办理适当额度期限的预付卡,避免为获得较大优惠而一次充入过多金额;第二,了解商家情况。预付式消费前,应查看经营者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件。尽量选择有一定规模、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企业;第三,约定权利义务。参与预付式消费要与经营者签订好消费合同,明确约定使用范围、期限、服务内容、退款条件和违约责任等;第四,留存相关凭证。消费者一定要留好购物凭证、服务约定、消费记录等相关证据,发生消费纠纷时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管理者 ──

建立征信体系 失信人路难行

预付费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在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规范预付费消费势在必行,有必要建立全面系统的监管体系。有法律界人士建议,需从立法、执法、司法角度规范预付卡的发行与使用,充分保证消费者在预付费消费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同时从社会角度加强预付费消费的自律规范与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据了解,2012年商务部出台过《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明确要求,发卡企业分为四类,分别是:集团发卡企业、品牌发卡企业、规模发卡企业和其他发卡企业。发卡方要提前30天去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并且要求从事零售、住宿、餐饮、服务业的发卡企业,必须到商务部门进行备案,纳入监管。规模以上发卡企业将20%~40%的预付卡预收资金交由银行存管。目前,我市多家连锁企业发行的预付卡上,已印有“预付卡备案”标识,如家乐福等大型超市。

根据天津市商务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我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企业31家,其中品牌企业4家,集团企业1家,规模企业11家,其他发卡企业15家。

与在市面上流通的预付卡相比,这些备案企业数量不过九牛一毛。“目前看,规模企业备案工作完成还不错。”相关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浩沙’健身会所这类连锁企业不在备案范围内,而这类服务行业又是投诉重灾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预付卡消费投诉主要集中在服务业,而这一领域的主要经营群体,恰恰是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并不在商务部“管理办法”的备案范围内,无法对其构成实质性约束。这些企业发放的预付卡该如何监管呢?

南开区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执法科科长齐毅谈了他的观点,“某些备案企业一旦发生侵权行为,如果之前没有缴纳保证金,想要维权其实也很困难。可是强制收取大量保证金又会影响商家经营,也是一个问题。”齐毅告诉记者,“企业运营还是应该更多靠市场调节最好。现如今,科技手段越来越强大,大数据运用越来越全面,足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诚信体制。职能部门可以联合银行、交通部门、支付宝和微信等多个部门和企业,对失信企业和经营人联合惩戒,一旦进入‘诚信黑名单’,乘坐飞机高铁住宿甚至贷款都将寸步难行处处受制。”在谈到监管措施方面,齐毅觉得是否可以由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建立一个联席会议制度,或者政府牵头成立治理预付费消费的议事机构。“如果结合市场监管部门的大数据系统,筛选出投诉较多的企业(需要定义投诉数量标准),找到企业的注册信息和经营信息,对失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股东、主要负责人实施重点标记,并通过媒体曝光失信企业,提请消费者注意。另外,可以加强行刑衔接,有些不法分子以圈钱为目的,变换各种形式,通过不法手段获利,他们的行为破坏了营商环境。”

“能否从法律或行政部门制定标准化合同文本,或要求经营者必须拟定格式合同。该格式合同在审查合法的基础上,在监管机构备案。在消费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霸王条款、未消费余额退还等问题。”张宇律师谈了他的看法,“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预付费消费的监管主要由政府牵头,商务、市场监管、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多个部门共同监管,现有监管体系不能有效实现监管,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又不现实。如果建立全面系统的监管体系,多部门协调配合,提升立法层次,明确多用途预付费消费卡的监管主体,可以对预付费消费各个领域都实现监管。”同时,预付费消费属于负债经营模式,个别发卡商家有“借发卡消费行圈钱之实”行为,应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让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记者获悉,2018年7月,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并于2019年1月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上海在全国率先对单用途预付卡进行地方立法。按照《规定》,关门跑路将被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失信主体和严重失信主体将受到惩戒。

从业者 ──

行业结盟 破解预付困局

采访中,一位从事装修行业多年的经营人张先生告诉记者,家装行业使用预付费消费比较普遍。“干家装行业20年了,这个行业普遍是交定金后干活,有时定金比例是比较高的,相当于变相的预付费。近期,天津某装修公司出现跑路现象,造成不少业主定金难退,也影响了整个家装行业的诚信,现在很多业主签合同前要求先干活后付款,定金不交或少交。”张先生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预付费消费本来可以做到双方互赢,但是一些无良企业的盲目扩张,造成资金链断裂,企业倒闭关门还影响了整个行业形象。我们家装行业人员,想借鉴现今区块链技术,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打破预付费消费困局。简单说,就是由几十个家装企业,组建一个行业联盟平台,开发一个类似淘宝的APP。凡是与联盟内的企业签订装修合同的业主,装修费用不在直接打到企业账户中,而是交付给该联盟平台在银行设立的共管账户。每完成一个服务节点,由消费者解封一部分装修预付款。行业联盟向入驻商户收取少量管理费,维持平台运作即可,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查看入驻商户信息和客户评价。如果发生商家跑路现象,用户可以随时选择联盟其他商户继续服务,用户装修费用不会受损。这样完全规避拿钱跑路的情况,让客户有了安全感。整个联盟平台,甚至可以通过建立行业数据,分析区域内的不同客户群特征和分布情况,为其他行业(例如家具销售等行业)提供相应的大数据分析,做到多个行业共赢。”(记者 房志勇)

(责任编辑:蒋柠潞)

腾讯阿里卡位ETC

2019年07月02日 07:18 来源: 北京商报

政策利好给互联网企业带来一个规模性的增量市场。7月1日,微信与支付宝先后宣布支持在线免费申办ETC,并可通过移动支付缴费。打通上述环节后,用户的申办和支付流程大幅简化。据华创证券测算,截至今年底我国需要安装ETC的车辆接近1.5亿辆。对于腾讯、阿里而言,这是争夺支付在内的线下场景难得的机会。

抓“免费”利好

根据交通运输部政策,2019年7月起,全国实施ETC车载装置设备免费安装,力争到2019年底汽车ETC安装率达90%以上。7月1日,腾讯和阿里在推广在线申办ETC时,也都强调了“免费”二字。

北京商报记者体验发现,在微信端搜索ETC申办小程序,选择办理所在省份的ETC卡、校验车牌、填写收货地址、支付相关费用后按指示上传个人身份证与车辆资料、绑定微信支付,即可完成申办。

部分小程序推则出了免费申办ETC活动,截至目前,微信有50多个小程序支持ETC服务,微信城市服务的ETC服务覆盖8个省份共118个城市,更多城市正在接入中。在这些服务商中,还有腾讯投资的“ETC助手”小程序。

此外,微信支付中的城市服务也为用户提供在线申办ETC服务。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微信支付将根据用户的位置提供ETC服务。比如北京地区用户进入ETC服务入口后,微信支付将提供由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ETC速通卡服务。针对深圳用户,微信支付提供的则是粤通卡的ETC服务。

与微信类似,支付宝用户申办ETC的流程也相对简化。用户上支付宝搜“ETC服务”,进入相关小程序申办,支付宝将提供设备包邮服务,不过用户需要先交纳130元押金,待用户激活使用设备后,支付宝会将押金退回用户支付宝账号。

除了“ETC服务”小程序外,支付宝上还有“高速ETC网上营业厅”申办ETC类小程序。支付宝公关部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ETC服务’是支付宝的官方小程序。支付宝平台上还有一些第三方小程序也提供在线申办ETC的服务,用户可自行选择”。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用户在“ETC服务”小程序上可免费申办ETC设备,“ETC服务”对ETC设备的发放是集中仓配,而且是自助激活。第三方的小程序根据发行方的不同激活方式不一样,有些需要线下激活。

与银行竞合

对于用户而言,免费只是在线申办的吸引力之一,更大的诱惑在于流程简化。

网友柳振(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之前车主办ETC,需要携带身份证、车辆行驶证去指定网点办理ETC设备及指定储值卡或记账卡,在线下进行排队预约安装,现在在线申办简单多了”。

线上的简化流程让银行方面也感到了压力,近期“银行ETC营销刷屏”、“银行全火力比拼营销ETC”的新闻层出不穷。尽管银行推出了各种促销方案,但仍有网友曾向北京商报记者吐槽,“线下ETC办理流程太复杂”、“需要重新办银行卡,我放弃了”。

事实上,互联网平台和银行并不完全是竞争关系。支付宝公关部相关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ETC服务’首批支持邮政银行储蓄卡或信用卡用户在线申请,其他用户可线下开卡后办理,支付宝近期将进一步扩大合作银行”。但未透露具体的扩张计划。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部分银行在微信小程序也上线了ETC服务,如“建行ETC智行”、“工行ETC服务”。对此,微信公关部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明确表示,“微信平台会坚持开放生态和产品能力与各行业协同发展,在ETC发行行业,微信也在与银行侧合作,响应国家政策,共同推广ETC。微信为用户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同时,近期和银行合作将上线相关产品新能力”。

争线下增量

免费降低了申办门槛、在线化疏通了申办流程,对于ETC的最后一个环节支付,互联网企业也动了心思。

微信在公众号中提醒用户,“在签约开通微信车主服务(无感支付服务)时,可将ETC账户、车牌号、车牌与微信支付账号绑定,以后每次通过ETC车道时,系统会自动从你设定的微信支付账户扣费,不用另外进行储值”。

此外,车主绑定微信支付后,可实现“先通行后扣费,无需提前充值”。接入微信车主服务的ETC车主,在高速通行时,如果因为账户延迟扣费或信号原因导致扣费异常,微信支付将提供垫资能力。

支付宝的支付服务也是ETC服务的重要卖点。支付宝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用户拿到ETC卡后,激活绑定银行卡后,就可以用支付宝支付了”。

据华创证券测算,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突破2.46亿辆,已经安装ETC的车辆用户约8073万辆。按照交通运输部2019年ETC使用率达90%的计划,需要安装ETC车载终端的车辆总数接近1.5亿辆。

“ETC跟在线交纳水电费一样,是线下一块庞大支付增量,这是腾讯和阿里卡位ETC的主要原因。政策利好带来的流量红利,也是腾讯和阿里在小程序战场需要的弹药。”比达分析师李锦清表示。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业务为605.31亿笔,金额达到277.3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9%和36.69%。微信和支付宝仍是双寡头格局,线下市场是拉开差距的主要阵地。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责任编辑:华青剑)

步入三季度 如何打理“钱袋子”?

2019年07月02日 08:46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本报记者吉雪娇

7月的到来意味着“年中考核”节点正式告一段落。市场人士认为,短期内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不会发生改变,市场流动性将持续保持适度宽松。因此,进入三季度,银行理财、互联网宝宝等产品收益率将再度进入下行通道。那么,在此情况下,投资者该如何配置各类理财产品,以便更好地打理自己的“钱袋子”?

银行理财

优先配置中长期产品

6月最后一周,银行理财收益率明显抬升,但总体来看,银行理财季末“翘尾”力度较小。据普益标准数据,上周(6月22日-28日),302家银行共发行了2001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4%,环比增加0.03百分点。

《金融投资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有收益率“破5”产品重现市场,但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仍处于4%-4.5%区间,并未水涨船高。

在普益标准研究员李明珠认为,从市场整体来看,短期内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不会发生改变,市场流动性将持续保持适度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短期内也难以出现大幅上涨。融360分析师杨慧敏亦表示,近一周shibor隔夜利率基本处于下跌状态,但却在2019年上半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反弹。不过此次“翘尾”不影响流动性充裕局面,预计7月银行间资金面仍保持宽松状态。

那么,如何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首先,在收益率下行时,业内人士建议,可优先配置中长期产品,以提前锁定收益。其次,“与国有控股行、股份行相比,在相同存款利率下,中小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相对更弱,中小银行为了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就会发行利率较高的理财产品。”李明珠表示。

据融360数据,截至6月最后一周,新发行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中,青岛农商银行、锦州银行、大连银行平均预期收益率居于前三,分别为5.8%、4.58%、4.53%,均为城商行或农商行。此外,股份制银行中,浙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跻身前十,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4.35%、4.35%、4.29%。

互联网宝宝

参考中长期收益率

今年以来,互联网宝宝收益屡创新低。不过,随着季末临近,互联网宝宝收益率也有所回升,截至6月末,当月平均收益率为2.4959%。不过,在整体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状态的情况下,年中时点过后,互联网宝宝收益率同样面临下调。《金融投资报》记者统计发现,以6月30日为例,虽然建信基金“超级增值宝”七日年化收益率为5.174%,创近期新高,但“破3”产品较此前略有减少,仅微众银行“微众银行活期+”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12%。

尽管相较其他理财产品,互联网宝宝收益并不具特别优势,但对于需要打理流动资金,或目前暂时没有中长期理财计划的投资者而言,依然不失为一个便利的选择。那么,三季度,该如何配置互联网宝宝?

由于货币基金单日、单周的万份收益和七日年化收益率波动比较大,业内人士建议,在选择互联网宝宝产品是,最好结合中长期收益率一起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内收益突然飙升的产品,其收益往往不具有持续性。

相对而言,在各类互联网宝宝产品中,银行系宝宝收益率更具优势,投资者可优先考虑。以6月最后一周为例,银行系宝宝平均收益率为2.59%,基金系、第三方支付系、代销系宝宝平均收益率则分别为2.56%、2.52%、2.51%。

结构性存款

明晰产品交易规则

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刚性兑付”也告一段落。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结构性存款成为保本型理财产品的继任者之一。

据融360数据,截至5月,结构性存款发行量为506只,环比减少7.66%,连续两个月发行量下降。平均预期收益率上限为4.22%,与4月基本持平。

总体来看,截至6月末,结构性存款发行量与收益均较为稳定。不过,对于结构性存款,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留意。“结构性存款资金投向一般分为两部分,主要部分作为银行存款,小部分用于投资金融衍生品。投资金融衍生品的资金部分通过杠杆作用可以扩大收益倍数,但同时也承担较大的风险。”李明珠表示。

李明珠建议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存款产品时,首先要选择具有衍生品交易资格和衍生品交易投资管理经验相对丰富的大中型银行;其次不要只被收益率吸引,要尽可能明晰产品交易规则和底层资产配置情况,在自身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理性投资。

(责任编辑:魏京婷)

半年505亿 险企发债“补血”渐成气候

2019年07月04日 08:00 来源: 北京商报

为满足“偿二代”监管、新会计准则要求,以及寻求业务发展,保险公司积极开启增资补血之路。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已有31家险企共计“补血”超750亿元,其中4家险企累计发行资本补充债达505亿元,约占2018年全年发债总额的85%。但不得不提的是,在增资发债过程中,有险企顺风顺水,也有险企却一波三折……

31家险企多渠道增资超750亿

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共有31家险企通过现有股东直接注资、增资扩股或发债三种方式“补血”,完成或者计划增资共计757亿元。其中,27家险企采取直接注资或增资扩股的方式,合计增资约252亿元;4家险企获得505亿元资本补充债券的发行资格。

从直接注资方式来看,增资超过10亿元的险企达到11家。其中,中邮人寿增资金额最多,达65亿元,该公司资本金分别由150亿元一跃变更至215亿元。

事实上,这家银邮系险企大手笔增资并非首次。中邮人寿成立近十年来增资七次,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至现在215亿元,增长约42倍,其中2017年、2018年中邮人寿分别增资20亿元、50亿元。

而长安责任险、昆仑健康险、国华人寿等还通过引进新股东进行增资。

此外,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也成为险企的“补血”新宠。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获批发行规模资本补充债金额最高,达350亿元;平安产险、珠江人寿、百年人寿获批金额分别达100亿元、35亿元、20亿元。

事实上,自2015年监管打开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渠道“阀门”以来,无论是发债险企数量,还是累计发债金额,整体上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迹象。

对于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优势,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表示,资本补充债比股东增资更容易和灵活。很多机构投资者出于监管要求、资本占用、风险偏好等原因,也希望能够持有资本补充债,而并不能够或不希望持有普通股。发行资本补充债对公司股权的影响更为平稳和可控。

“另外,资本补充债比次级债的股权色彩更浓,当出现约定的不利情况(触发事件)时,能够立即采取债权减计、延付等权利和实施转股。资本补充债的清偿顺序通常位于次级债之后。这使得资本补充债更能够被认可为实际资本。”王向楠补充道。

部分险企增资一波三折

并非所有保险公司“补血”都如愿以偿,个别险企在增资路上可谓一波三折,如吉祥人寿、中原农险、众诚保险、昆仑健康险等。

今年1月3日,银保监会公布了吉祥人寿增资扩股方案获批的公告,同意吉祥人寿注册资本由23亿元增加至34.63亿元,增资金额为11.63亿元。而此前,吉祥人寿已发布三次增资扩股计划。

早在去年2月,吉祥人寿启动2018年首次增资,拟增资不超过18.54亿元;2018年4月,吉祥人寿再次发布增资扩股公告,增资金额与2月一致;再到2018年9月,吉祥人寿再度发布增资方案,增资金额由18.54亿元降至11.63亿元,大股东持股占比由33.33%降至33%。

而增资一到位,效果立竿见影,2018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2.6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4.04%,远超监管红线。同时2018年四季度还实现盈利,在此之前,吉祥人寿连续4个季度不达标,连续11个季度经营亏损。吉祥人寿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2018年四季度盈利是增资扩股等多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此外,中原农险增资补血经历了“一波四折”。自2017年12月至今年4月,该公司已发布四份与变更注册资本相关的公告。

从发布增资计划、终止增资计划、增加发行股份及认购公司到新增股份缩水有10家公司退出。目前,中原农险的最新增资计划是拟在原11亿股股份的基础上,新增股份10.0898亿股,增资金额为11.1亿元,增资后总股本21.0898亿股,4家公司参与认购,其中北京恒荣汇彬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为新增股东。不过,该公司在保险业协会官网披露,该增资扩股计划还有待监管批复。

内外因叠加倒逼险企“补血”

缘何险企集中“补血”?对此,某险企负责人直言,一方面,部分险企缺少资金导致偿付能力下滑,对业务发展形成掣肘成增资一大因素。另一方面,有险企虽然偿付能力充足,但考虑到业务扩张也需增资。此外,即将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尤其是对大型险企的偿付能力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例如,随着百年人寿20亿元债券的顺利发行,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2018年四季度的100.15%上升为121.82%,此前百年人寿综合偿付能力自2016年二季度已持续九连降。

在增资企业中,一些再保险公司虽然偿付能力充足率远超监管红线,但依旧选择增资。上半年,德国通用再保险上海分公司、法国汉诺威再保险上海分公司、人保再保险、法国再保险北京分公司4家合计增资约22亿元。其中一家再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公司一些业务还在继续发展,发展过程中需要最低资本金的支持,所以需进行增资来让公司跟上发展步伐。

另外,中国人寿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50亿元。中国人寿表示,募资用途将用于补充公司资本,提高偿付能力。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保险研究所所长粟芳表示,在偿二代修改之后,长期的债务也可以纳入险企附属资本,相比增加资本金,发行债券显得相对容易,因此在监管措施发生变化后,不少保险公司就倾向于发债。

此外,正在酝酿执行的新会计准则IFRS17(新保险合同准则)和IFRS9(新金融工具准则)也对险企提出更高要求。

对于新会计准则对险企带来的影响,王向楠分析称,新会计准则下,某些不能通过现金流量测试的金融工具需要计算利率风险资本,其监管对资本要求较之原来仅关注违约风险时要高。并且新会计准则从金融工具计量和保险合同计量两个方面提高了保险公司盈利状况的波动性和不可控性,通常资本不足的影响大于资本过剩的影响,所以保险公司会留出更多的资本空间。

同时,王向楠表示,“新会计准则下要求险企在确认资产时更充分地提取减值损失,所以会降低险企实施新会计准则初期的盈利状况。从相反方向看,新会计准则可能使保险公司更多投资于稳健型资产,从而会降低资本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李皓洁

(责任编辑:蔡情)

核心病种定义修订完成 重疾险新变将至

2019年07月04日 09:2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期监管部门修订重疾险疾病定义、重疾经验发生率表的消息再度引发业内外关注。据了解,当前重疾核心病种的定义修订已经完成,中保协表示年内还将对其他相关病种进行规范并适时发布,探索建立疾病定义管理长效机制。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此前备受关注的甲状腺癌大概率将被移除重疾表,这一方面将给予患者后续更多权益保障,另一方面也会使健康险保费有所降低。此外,虽然投保的新旧客户差异无法避免,但总体不会影响客户获得保障的初衷,因此监管或将谨慎推进,比如未来可能会分步执行,先降到轻症,减少赔付比例,再逐步调整相应的费率。

重疾核心病种修订已完成

从最新进展看,重疾核心病种的定义修订已经完成。在推进重疾定义的修订工作之外,监管也在推进重疾表修订。6月中旬,银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副主任贾飙表示,监管部门将继续推动重疾险疾病定义和发生率修订工作。以这次修订重疾表为契机,积极开展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架构的研究,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建立重疾表动态修订机制,夯实健康保险定价基础。不过,多家保险公司对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收到相关试行通知。

当前各保险公司用于产品定价及责任准备金评估的参考,是2013年原保监会组织全行业编制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不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重疾险在疾病发生后不终止,如轻症给付、多次给付重疾等,患病客户在获得补偿之余可能会从中获益,这与重疾给付类产品的设计初衷有所偏差,同时也给保险产品开发和定价造成困扰。另一方面,市场上重疾险产品不断创新发展,25种标准重疾定义已经难以满足保险公司产品设计的需求。由于缺乏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保险公司承保病种的设置存在诸多问题,除规范外病种定义不一致,还有疾病保障重叠、堆砌发生率极低的病种、一病拆多病承保等问题,增加了消费者比较和理解产品的难度。现有的重疾经验发生率表已不能有效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也急需条款通俗化、标准化修订。对此,某寿险公司人士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将重疾定义进行修订是合理、必要的。重新修订重疾定义是为了重疾险更为规范,优化保障范围解释,减少理赔纠纷。

甲状腺癌去留成关注焦点

“目前,只有中国内地还把高发的甲状腺癌归为重疾。政策没落地前,且保且珍惜!”、“甲状腺癌不赔付100%是迟早的事,现在买保险仍将理赔,早买就是早赚!”……近来,类似的内容在保险代理人朋友圈广泛流传。虽然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对修订重疾表本意的错误解读,但不难看出,目前“检出率高、治疗费用低、治愈率高”的甲状腺癌是此次重疾表修订的关注重点。

据中国医科大学数据,甲状腺结节的触诊检出率约为3%到7%,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达20%至76%。其中,约5%到15%的甲状腺结节会出现恶性病变,即发展为甲状腺癌。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早期癌、微小癌患者被确诊,这也导致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变得越来越高。

“甲状腺癌治疗费用并不高,有医保的早期治疗,病人自负部分只需一两万,但因为重疾险属于给付型保险,不论实际治疗费用是多少,一旦触发保险条款,保险公司都必须按约定保额进行理赔,金额经常高达百万,‘低赔高保’很常见。”某大型寿险公司精算师对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将甲状腺癌剔除重疾表或是大概率事件。那么根据调整后的重疾表,投保人若得甲状腺癌或无法理赔,是否应该在新规出台前趁早购买?事实上,专家表示将甲状腺调整出重疾类别的初衷也是对患者更多权益的保障,因为重疾一旦出险,后续将很难续保。以消费者王先生为例,其在单位体检被查出甲状腺癌,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但在续保商业医疗保险时,却被多家保险公司告知,无论是一年期商业医疗保险,还是长期重疾险,都无法投保。虽然王先生再次罹患重疾的可能性仍存在,且发生概率会大幅提高,但在获得甲状腺癌赔付后,后续健康情况很难再得到保险公司对其的重疾险支持。

险企人士对记者表示,保险的责任是对不确定的风险进行承保,对已确定的风险不予承保。“即便是投保人愿意放弃某些保障权益,也不能想买就买,一是目前并没有这样的产品,二是保险公司也不愿承担如此高的风险。而且开发相关产品,需要长时间对足够多的样本进行追踪分析才能确定费率,因此不是某家保险公司能办到的事。”该人士表示。

保险产品定价将更加公允

据了解,对于新版“重疾表”的修订,初衷并非降低保险公司赔付成本,修订方向是扩大保障范围,精准细化疾病定义,减少理赔纠纷,规范不合理行为。业内人士预计,投保的新旧客户差异无法避免,但总体不会影响客户获得保障的初衷,因此监管也会谨慎推进,比如未来可能会分步执行,先降到轻症,减少赔付比例,再逐步调整相应的费率。值得注意的是,若剔除甲状腺癌的重大疾病保障责任,未来重疾险保费或将降低。

若不考虑其他变量情况,将分期为I期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列入非必保险种,有保险精算人士测算,依据疾病发生率数据,重疾险保费约降低3%左右,理赔支持可下降12%左右,控费效果较为明显。

着眼未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对于消费者而言,保费定价强调公平性原则,即所付出的保费与转嫁的风险之间需要基本平衡,否则会出现交叉补贴的情况,随着保险业精细化的发展,保险产品的定价将更加公允,这对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是一种双赢。

(责任编辑:马欣)